《文献集邮简报-北京文献集邮合订本(2002-2021)》解读 |
诺普邮票图文馆 nopaio.cn 2022.05.06
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之际,特将自2002年至2021年以来始终连续印发的87期会刊以原版重新印制成合订本,本合订本包含《文献集邮简报》与《北京文献集邮》,采用对倒印制的方式,共计380页,大16开。本合订本精装本厚28毫米,重1.1公斤;平装本厚21毫米,重0.9公斤。内页黑白印刷。(《中国集邮报》刊登报道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20周年会刊合订本面世》) 2002年3月28日,《集邮博览》杂志社文献集邮联谊会编印的《文献集邮简报》第1期问世,这8开4版的报纸型邮刊虽然不大,但承载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开创了北京乃至全国文献集邮的先声,至2005年,《文献集邮简报》共计印发23期,共计96个版面。由于当时发行量与发行范围都不大,现在想要全部收集齐全已经十分不易,目前原版全套市场价格早已超过百元。
《文献集邮简报》第1期上,召集人林轩撰写的发刊词中有这样的话:“在收集邮票的同时也收集某类集邮文献的集邮爱好者我想是相当多的……只是没叫响‘文献集邮’这个名词而已”。《文献集邮简报》为双月刊,主要刊发集邮书刊出版发行信息、中国集邮书刊简目、年度出版集邮图书目录、集邮书刊的勘误研究、近20年地方版集邮文献、我国台湾地区集邮文献一览表等重要资料,并登载会员通信录及征购转让信息。这些资料对了解我国“文献集邮”从再次焕发走向遍地开花的过程展示了全景时间发展线。
2006年,随着各地成立文献集邮研究组织,文献集邮联谊会于2006年4月1日改组更名为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会刊也更名为《北京文献集邮》,在之后的每期刊头都标明“2002年3月创刊”字样并延续总期号,仍为8开4版,改为季刊,确保会刊一脉相承,至今每年4期从未中断,有时因为特别事宜会增加一些版面。至2021年12月共计印发64期合计266版。 集邮,必将涉及到邮识,书报刊资料必不可少,我们经常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就是为了能够为邮票的相关资料找到最好的佐证。一百多年来,我国各时期各地区的邮票也发行了上万种,从传统和专题的各个角度,都需要对这些邮票进行解读。邮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历史的真正学术价值就是体现在对文献、实物的发掘和解读上,我们集邮也一样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研究,不是空洞的人云亦云或者摆脱不了时代的束缚,只有时间能够将真实洗涤干净。而集邮文献的阅读、整理与研究就是最好的方式。 实际上,我国早期的集邮文献曾经十分灿烂辉煌,使得中国古典邮票至今也是世界邮坛上一颗绚烂的明珠,但是在上个世纪中期起经过了一定的断代。从我国集邮在全面开放时代的重新兴起并且达到历史顶点的时候,集邮文献的出版也进入了黄金时代。八九十年代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版事业最为兴旺的时期,这一阶段也产生了很多重要的邮票普及、说明、收集、研究类图书、报刊等出版物,逐渐形成了在集邮的同时收集与研究这些出版物,本世纪初各地集邮文献民间组织兴起,相应的刊物也方兴未艾,本刊二十年的发展阶段完全见证了这一段历史。
20年后,因为当年诸位先行者的倡导,文献集邮的研究者已经遍布大江南北,文献集邮的爱好者已经成千上万。20年来始终坚持发行的这份会刊,见证文献集邮的成长和发展。20年的历程汇集成这一本书,必将在中国集邮发展史上留下厚重的一份资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邮票的发行与研究到达了一个拐点,新千年的新生代已经远离笔和纸,更遑论书信的交流,年轻人不知道邮票为何物正像我们不知道游戏为何物一样。目前纸质出版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萎缩,我国的图书出版发行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今后的集邮文献将何去何从也是一个新的问题。
这本厚重的合订本,见证我国文献集邮的发展历程,有较高的收藏意义。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特制作此合订本,用来赠送会员作为纪念。为满足各界集邮文献爱好者分享留存,诺普邮票图文馆特增印少量进行装帧、销售。本馆致力于邮票知识文化的传播及在新时代发展创新的尝试,一年来参与了一些集邮文献策划、编辑、排版、印制、发行的业务,可以说十分艰辛,今后可能在纸质印刷品上还是会尝试一些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以期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本次出资印制本合订本,可以说历史价值大于经济价值,也是在老一辈邮学家的感召下认为有必要将集邮文化传承下去,本次在《中国集邮报》进行销售反响不错,也打响了今后立足专业媒体印发的尝试。
平装本定价:100元
以上定价皆包含中国境内邮资、快递费,诺普邮票图文馆公众号订户及会员一律六折优惠,可直接联系馆长张京超订购(手机及微信:13500000170)。
|
北京诺普信通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信用代码:91110112MA04CLNC8W |
| Beijing Nopaio Sinton Internet Technoloy Company Limited(PRC) |